今年经济有望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 专家建议明年宏观政策应进一步加力扩内需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PMI数据,11月制造业PMI录得50.3%,连续第二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且相较10月份回升了0.2个百分点。这一先行指标预示,11月经济有望延续9◆■■◆★、10月回升向好的态势★★◆◆。
2025年经济走势会如何■■◆,宏观政策该如何发力,成为各大研究机构的重要课题■◆◆★■。多家机构建议★◆★★,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这样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考虑到2025年外需可能承压★■◆★◆◆、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进程中,宏观政策应加大扩内需力度,推动实现“十四五”顺利收官。
刘晓光进一步指出,这一轮加强宏观逆周期调节是没有回头路的,应该致力于彻底扭转经济下行趋势和市场悲观预期。像2025年货币政策,应该致力于推动物价回升,持续保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2025年还需要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加力推出财政金融增量政策;针对青年群体就业问题,也应加大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力度等◆★★★◆■。
刘晓光表示,目前看来◆■,2025年中国经济受宏观政策力度★◆★■◆■、房地产市场调整节奏、美国政策冲击三大力量影响。预计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4.8%的增长;乐观情形下,如果房地产市场能够较快实现止跌回稳★◆◆◆■★、改革举措带来新动力等◆■,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能实现5◆◆★■.2%的增长;悲观情形下,如果房地产调整不及预期★★、美国政策冲击比预期大,预计2025年增长4◆◆■■.6%。建议要科学设置2025年增长目标,应该坚持中高速增长◆★,建议GDP增长目标仍然设定在5%左右■■◆◆■。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表示,展望2025年◆★◆,内外部政策变化将是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最大变量◆★◆◆■■。从外部来看,美国明年政策调整◆■,或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从内部来看,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的实施以及未来增量政策进一步加力,将成为推动内需回升■■★★★、风险化解、信心恢复的重要力量。在宏观政策加力显效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GDP增长5%左右。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进一步显现、存量房贷利率下降等,这些将带动消费潜力释放,预计2025年消费将实现渐进式恢复,较2024年消费增速有所回升■■◆。随着设备更新政策进一步加码、化债资金加快落地■■◆◆、“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加快赶工等,这些将带动明年投资增速的回升。考虑到2025年全球贸易环境将迎来拐点■★,贸易保护主义将再次加剧,预计中国出口增速或将放缓。
王一鸣表示★★■,2025年应以大力度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面对内需不足和经济面临的压力■★◆,短期需要采取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具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内需、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考虑到2020年赤字率按3★◆■.6%来安排,2023年实际赤字率提高到3.8%★■◆,2025年赤字率能否比3◆◆■★◆.8%略高一些◆■★■★,以明确的政策来提振信心★◆◆■◆、改善预期。支持性货币政策也要相应加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促进物价的合理回升作为重要的考量。具备条件时■■■◆■◆,可以进一步调降利息和存款准备金率。
刘晓光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但是前三季度呈现逐季下行的态势。今年客运量等流量恢复基本完成★■★◆◆◆,2023年底客流量仅恢复到2019年55%的水平,今年前五个月客流量快速地从55%恢复到100%,这也是前五个月经济表现较为强劲的原因◆◆◆,当时还有客流量恢复带来的支撑。从6月份开始,存量调整的下行压力或者内生性紧缩效应成为主导力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也是9月底以来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重要原因■◆■。
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作用下★★◆■,四季度经济有望向上修复。考虑到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随着四季度经济的恢复向好,全年经济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刘晓光表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见效,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回升到4★★★.7%~5.3%的区间◆■★■■,相应推动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回升至4.8%~5%的水平。基准情景下◆■,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在5%,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在4◆★★.9%◆★■■。
王一鸣表示,建议明年经济增长指标应该定在5%左右◆■★,这是预期引导,也是信心表达,非常重要。因为我国已经确立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就是说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要求从2020年到2035年的15年年均增速要达到4.72%。如果明年能够明确5%左右的增长,这样能推动实现“十四五◆◆■■”经济增速维持在5%左右,并为以后留下更多空间。
2024年内需不足◆★■★、房地产深度调整等状况仍将延续到2025年★★★◆◆■,另外★★★◆◆,考虑到美国明年可能对多国加征关税,外贸出口面临一定压力。不过,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带动10~11月份经济回升◆◆,经济内生动能在逐渐恢复,加之中央明确2025年仍将加大宏观政策力度,2025年经济运行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地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虽然有起伏◆★■,但是总体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当前经济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更为明显★◆■。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重等因素影响,当前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进一步强化。过去几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体维持在4%左右的年均增长率★◆◆★★◆。但是,今年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3.5%的增速,低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发布研报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全年呈现★◆◆“V”字形走势■■★◆◆■。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内需疲弱、社会预期低迷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景气逐季走弱◆■◆,一■■★◆◆、二■■★、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5.3%◆★★◆■、4★◆■◆.7%、4.6%。对此◆◆,9月份以来■■★◆,一揽子稳经济增量政策加力推出,政策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诸多领域出现积极变化。供需两端双双回暖,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逐步回暖,经济企稳回升动力持续增强。但当前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外需支撑难以抵补内需不足,新兴产业发展难以抵补房地产等传统产业拖累,经济结构性★★■■、周期性转换过程中的多重阵痛依然明显★◆。初步预计,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课题组对外发布年度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
刘晓光指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但是前三季度名义GDP增速为4.1%,名义GDP增速与居民收入、企业营收和利润等相关。这意味着★★★◆,今年居民收入或者企业营收增速超过4.1%★■◆◆■,就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因为名义GDP增速偏低,造成了宏观和微观的温差问题。今年经济运行另一大突出特点在于内需不足,消费和投资需求都不足,依靠外需回暖维持了总需求的稳定。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相较去年全年回落了3.9个百分点■◆;受房地产投资拖累,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3★★.4%,内需整体偏弱★◆★★。
- 上一篇:税务总局发布《2019年以来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即问即答汇编 ">下一篇:税务总局发布《2019年以来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即问即答汇编